elementname

胡六永

【 发布日期:2025-03-28 | 点击:



 

名:胡六永

职称:教授

硕导:是

邮箱:huly@wit.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A312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25年-至今: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教授

2019年-2024年: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副教授

2018年-2018年: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后

2012年-2017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2008年-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单原子催化与传感

光电化学传感

主讲课程

电化学原理与应用(本科生)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本科生)

材料科技英语(本科生)

能源与催化(研究生)

学生培养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其中1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3名本科生获批“校长基金”。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5-2028年,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2-2024年,主持。

3. 湖北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023-2024年,主持。

4. 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曙光计划,2023-2024年,主持。

5. 湖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20-2021年,主持。

6. 武汉工程大学人才项目,2021-2026,主持。

荣誉获奖

1.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24)

2.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AIA二等奖(2021)

3. 武汉工程大学百佳导师(2023)

近五年发表论文

2019年于武汉工程大学开展研究工作以来,主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发展了针对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疾病诊断等方面快速检测的化学测量学方法。在原子级分散材料仿生设计、原子尺度效应增敏机制探究和分析新方法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近5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30余篇。主要包括:Nat. Commun. (1篇), J. Am. Chem. Soc. (1篇), Angew. Chem. Int. Ed. (4篇), Adv. Funct. Mater. (2篇), Trends Chem. (Cell子刊), ACS Nano, Nano Lett. (2篇), Sci. China Chem.(2篇) 和ACS Sens. (2篇) Anal. Chem. (8篇)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5项;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2024(分析化学领域);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24)、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AIA二等奖(2021);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2020)。担任Adv. Agrochem和J. Anal. Test.等期刊青年编委。

【代表性论文】

1. Yuanxing Chen, Ying Qin, Mingwang Liu, Wenhong Yang, Yiwei Qiu, Wen Li, Lirong Zheng, Wenling Gu*, Chengzhou Zhu*, Liuyong Hu*, “Pt Nanocluster-Fe Single Atom Pairs Dual-Regulate Charge Extraction and Interfacial Reaction for Enhanced Photoelectric Response” Nat. Commun. 2025, 16, 2960.

2. Yan Zhou, Yu Wu, Zhen Luo, Ling Ling, Mengzhen Xi, Jingshuai Li, Liuyong Hu*, Canglong Wang, Wenling Gu*, Chengzhou Zhu*, “Regula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ver M-N-C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Potential-Resolv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J. Am. Chem. Soc. 2024, 146, 12197-12205.

3. Mingwang Liu, Wenhong Yang, Runshi Xiao, Ying Qin, Rong Tan, Yuanxing Chen, Wenling Gu, Liuyong Hu*, Yuehe Lin, Chengzhou Zhu*, “Anisotropic Dual S-Scheme Heterojunctions Mimic Natural Photosynthetic System for Boosting Photoelectric Response”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e202407481.

4. Mengzhen Xi, Zhichao Wu, Zhen Luo, Ling Ling, Weiqing Xu, Runshi Xiao, Hengjia Wang, Qie Fang, Liuyong Hu*, Wenling Gu*, and Chengzhou Zhu*, “Water Activation for Boost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2166.

5. Zhichao Wu, Jing Wen, Ying Qin, Ling Ling, Lei Jiao, Ruizhong Zhang, Zhen Luo, Mengzhen Xi, Liuyong Hu*, Wenling Gu*, Chengzhou Zhu*, “Dual-Site Activation Coupling with Schottky Junction Boosts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Carbon Nitride”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8257.

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 一种铱掺杂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催化析氧方面的应用 [发明: CN115505949A]

2. 一种检测脲酶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CN115825194A]

欢迎有志于从事功能材料合成、电催化以及生物传感研究工作的同学报考研究生,同时欢迎上述领域的师资博士后申请,长期有效,欢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