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杨欢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上以研究长文形式刊发最新研究成果《Constructingnickel–iron oxyhydroxides integrated with iron oxides by microorganismcorrosion for oxygen evolution》:该文是武汉工程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PNAS上发表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杨欢博士在顶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Preparationof Nickel-Iron Hydroxidesby Microorganism Corrosion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后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PNAS是《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States of America)缩写,亦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PNAS创刊于1914年,拥有超过百年的办刊历史,有着很高的国际声誉。PNAS发表的文章涵盖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化学、物理、环境生态、社会科学等,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性期刊之一。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往往代表了非常前沿的研究报告、学术评论、重大发现,以及学科回顾。
自2020年入职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来,杨欢老师深感压力巨大,很多方面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在平时的工作中,紧紧围绕科学研究、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立足兴趣、瞄准前沿做科研
当前,做科研需要顶天立地,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又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针对清洁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与储存、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杨欢老师围绕电化学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中催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将传统的腐蚀工程和新兴的电化学能源技术结合起来,创新性的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微生物腐蚀工程策略来构建高效析氧催化电极。该方法为大规模的设计低成本、环境友好、高效的电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对发展新能源技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杨欢老师认为做科研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改变是对于目标的坚持不懈和淡定从容的心态。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员,会面临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申请基金、第一次指导自己的研究生、第一次组织会议等等,这些都需要克服畏惧心理,勇敢面对和尝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学校的平台以及国家的战略需求,找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做好阶段性的科研规划。特别是在工作的起步阶段,要基于自己现有的科研基础和平台,既要有引深,也需要拓展;要选准几个点,深入开展一些能够凸显自己特色、并且能够对未来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持续性研究。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是教师时刻关注的两个方面。对于工科院系的学生,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其理论知识的讲授,杨欢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设计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容的讲授要适应学生思维认知的特点。就教学而言,脱离实践的、单纯的理论说教,难免枯燥乏味,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而且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其教育质量事倍功半。
在教学过程中,杨欢老师经常会把理论知识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相结合,以应用为导向,让学生知道理论知识如何学以致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概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此外,杨欢老师鼓励本科生早进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带着问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堂上讲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激发本科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教学方法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教学经验需要不断的进行丰富积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杨欢老师很感谢自己求学生涯中遇到的恩师,他们不管在为人处世、科学素养方面都对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杨欢老师积极担任新生班主任,对大一新生强调规划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本科生参加第八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荣获武汉工程大学校赛一等奖、湖北省比赛二等奖。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杨欢老师指导研究生获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从容淡定的心态。希望研究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培养,毕业后都能独立开展工作,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为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
个人简介:杨欢,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出站,2020年以第五层次优秀人才引进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加入江学良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是能源器件、电催化和生物电化学。主持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等4项科学基金项目,授权2项发明专利。在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atureCommun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审稿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