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热孜瓦古力、闫俊)9月22日上午,九龙湖片区的亲子家庭汇聚一堂,一场融合非遗传承与亲子手工的特色活动温情启幕。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小蓝钻”志愿者们化身为非遗传承助手,使各个亲子家庭深度参与到古法造纸术的实践操作中,共同编织出温馨美好的亲子互动记忆。
活动开始前,“小蓝钻志愿者”便已展开全流程筹备工作。他们提前参加专项培训,了解古法造纸“煮浆、抄纸、压干”等核心技艺,学习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知识,让家长和孩子们能够直观地了解“一张纸的千年历程”。培训结束后,志愿者团队迅速明确分工:“物料组”逐一清点纸浆、竹帘、干花等手工材料,并为每个家庭准备好围裙与手套;“签到组”有序引导亲子家庭完成签到,并依据场地布局贴心地为每个家庭安排活动座位。

活动开始后,志愿者们化身为“一对一指导老师”,以细致的协助保障每个家庭的创作体验。针对“抄纸”这一关键步骤,他们弯腰示范竹帘倾斜的角度,手把手教导亲子控制入水力度,确保纸浆均匀附着。当孩子们想要将干花、彩线等嵌入纸浆时,志愿者主动协助梳理材料位置,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创意搭配出独特的图案。

在整个古法造纸的手工过程中,他们及时补充原料、清理溅出的浆液;在压纸环节,他们示范如何用纱布吸干水分,避免纸张破损;在作品晾晒时,他们帮忙标注家庭信息,防止作品混淆,确保每个家庭的非遗成果都能完整留存。

活动结束时,不少家庭小心翼翼地捧着专属的花草造纸作品满意而归,纸张上的干花与叶脉纹路,成为了这次非遗体验最珍贵的纪念。“小蓝钻志愿者”以专业的协助为依托,让千年非遗走出典籍,让亲子手工充满温情。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担当,指尖的帮扶、耐心的讲解,让此次活动不仅推动了古法造纸技艺的传承,更在九龙湖片区描绘出家校社协同守护传统文化的温暖画卷。
审核:马科
图片来源:“小蓝钻”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