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婉怡、热孜瓦古力) 在赤壁的支教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创作课,让孩子们与“郁金香”来了一场奇妙邂逅。志愿者们以 “拥抱自然 —— 探索郁金香的生命奇迹” 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在手工的世界里,探寻自然之美,感受创作之乐,传递情感之暖。
“郁金香是大自然的杰作。” 课堂伊始,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语言,从花瓣的层叠形态到根茎的生长结构,细致地讲解郁金香的生物特征。起初,孩子们对郁金香的认知还停留在模糊的印象中,有的孩子懵懂地说:“老师,我只知道 1%,这是郁金香。”然而,随着志愿者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在互动中悄然萌芽。课堂上,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根能吸收营养,花萼可以保护花瓣。”从懵懂到系统,孩子们对郁金香的认知之旅,就此开启。
志愿者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扭扭棒材料包,将制作过程拆解为清晰易懂的步骤:先固定花蕊,再塑形花瓣,最后组合花杆与叶片。讲台上,志愿者示范着 “拧、掰、绕” 的动作,指尖翻飞间,一片灵动的花瓣便初具形态。讲解结束后,志愿者们分散在教室各处,随时为孩子们提供指导。原本安静的课堂渐渐热闹起来,“老师,我的花瓣总歪怎么办?”“你看我这个花好看吗?” 此起彼伏的提问中,扭扭棒在孩子们手中逐渐幻化成一朵朵挺立的郁金香。当最后一片花瓣被固定好,教室仿佛变成了一座微型花园,浅粉色的郁金香簇拥在课桌上,绽放出独有的生机。


郁金香的美丽,不仅在于其绚烂的色彩,更在于其蕴含的吉祥寓意。当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郁金香,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成就感。“我要送给妈妈,她每天都给我做饭”“这朵送给支教老师,谢谢你们教我们做手工”…… 简单的话语里,藏着手工作品被赋予的特殊意义。这些由扭扭棒编织的郁金香,不再是普通的手工艺品,而是孩子们用心意浇灌的 “情感使者”,将自然的美好与手工的温度,悄悄传递给身边最珍视的人。
从认知自然到创造美好,这堂扭扭棒郁金香手工课,让孩子们在触摸与创作中读懂生命的精致,在分享与馈赠中体会情感的重量。孩子们在手工的世界里,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收获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忱。愿这份热爱与热忱,能像手中的郁金香一样,在孩子们心中永远绽放,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底色。
图片来源:“梦想绽放·赤壁支教”实践团
审核:马科